投射电子显微镜的介绍
2016-03-29技术资料
眼睛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架“光学仪器”。 但它的能力却是有限的。 在正常明视距离约(25cm)内能够被察觉的物体其尺寸不得小于0.075mm。 如果两个细小物体之间的距离小于0.1mm 时,眼睛就无法把它们分开, 因此通常把 0.1mm作为眼睛的Zui佳分辨本领。
投射电子显微镜成像原理
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A, 迫切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手段,以弥补人眼视力 的不足进一步探测微观世界的奥秘。十七世纪初,光学显微镜的出现,使得可以把细小物体放大千倍以上分辨本领比人眼提高五百倍以上。 过去许多没有被人们察觉的物质结构的细节在光学显微镇的帮助下, 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人类认识能力发展史上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突破。 但是客观物质世界所包括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多采, 而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任务又是无穷无尽的。 这就促使人们进—步向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例如揭示构成物质的单元---- 原子及其更深一层的结构是人们多年来的宿愿。 而要达到一目的就远非光学显微镜所能胜任。 1932-1933年间’,在德国实验物理学家鲁什卡等人的努力下终于制成了以电子射线为照明源的电子显微镜。 在不到五十年时间里,电子显微镜的性能已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放大率接近百万倍分辨本领也终近理论值’达到了原子尺度水平。 Yada 和 Hibi1969年获得PD的 (001) 晶格象其面间距为 0.97A[1]。今天电子显微镜已成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结构的强有力手段之—。